中国梦·劳动美,今天一起来聆听夏邑劳模的故事!
2022/2/22 20:03:46
评论:0
浏览量:951
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创办家庭农场,王飞作为我县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学员,在黄土地上创造了骄人的业绩,他的农场被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,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田间课堂,他的经营模式和技术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活教材,他的成功经验越来越被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所分享。今天的“中国梦·劳动美—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”劳模宣讲活动宣讲人是夏邑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----王飞。
王飞、男、汉族,夏邑县刘店集乡徐马庄村人,王飞家庭农场负责人,高级农艺师,河南省示范产业发展指导员,全国乡村振兴实践指导师,夏邑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。
谁说去城里打工才有出路,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同样大有可为。我叫王飞,夏邑县刘店集乡徐马庄村人,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《家乡自有新天地 农场创富梦成真》。
回顾我的成长之路,是农村哺育了我,是党的好政策培养了我,在2017年我被评为“夏邑县劳动模范”,那一刻起也让我深刻感受到劳模精神的荣耀和伟大传承。立身百行,以学为基,我的成长始终离不开“学习”两个字,因享受党和政府的好政策,通过不断地学习,提升充实了自身素质、能力和水平,为事业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1999年初中毕业后,我怀揣一腔梦想选择到南方打工,由于没有专业技术,几年下来也没有挣到多少钱。那一刻,我切身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,下定决心把失去的学习机会补回来。2004年我返乡创业,发展农业种植食用菌白灵菇,第一年由于市场行情好,我也赚到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第一桶金,3分地让我挣了四五万元。从现在来看钱是不多,但是相当于我当时去南方打工近10年的纯收入。于是为了能赚到更多的钱,我第二年盲目扩大种植规模达10倍,但由于被市场卡了脖子,一下让我赔了20几万,给了我一个惨痛的教训。为了赚钱还账我开始种植大棚蔬菜,由于刚开始技术落后效益也不好。2006年我参加了夏邑县农广校举办的绿色证书培训,免费学习了现代大棚蔬菜种植技术。有了技术我在蔬菜管理上也是越来越得心应手,效益也是逐年提升。原来是我们一家在种,后来附近村民看我种蔬菜挣了钱,也跟着我学种植大棚蔬菜,我也是毫不保留的分享给他们。现在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种植大棚蔬菜达40余万亩。为了进一步做好农业发展,就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总体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。
2010年春季河南省农广校进村举办中专班,我便抓住宝贵的学习机会,积极报名参加。通过边学习边实践,系统掌握了现代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。接下来,我又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,并成为全省第一批新型职业农民领证人,目前享受政府惠民政策,即将完成大学学历。
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。2014年,我创办王飞家庭农场和金太阳种植专业合作社。由于农场始终坚持适度规模经营,科学控制瓜果蔬菜的成熟上市时间节点,农场亩平均效益2万元以上,最高达到5万余元,年收入在300万元以上。带动当地260户贫困户,发展大棚果蔬种植,脱贫致富。帮助省内外家庭农场、合作社种植规模达12万余亩;合作社流转土地2000余亩,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大棚蔬菜种植。因此我的农场被评为“河南省示范性家庭农场”、“全国典型家庭农场”、“河南省农产品安全追溯示范点”、“河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训创业孵化基地”等。
2017年1月,中央七套“农广天地”栏目以“四季来财的王飞农场”为题,进行了专题报道,我和我的农场,连续8次被中央电视台做进行专题报道。我被农业部、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、全国优秀农村信息员、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评为河南省返乡创业之星、河南省十佳新型职业农民。当选为商丘市第五届和河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。在2019年10月1号,我受邀参加了,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,国庆典大阅兵活动,作为“希望的田野”主题彩车方队,上车15名农民代表之一,接受了检阅。2021年我被农业农村部聘为“全国乡村振兴共享实践指导师”。
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,夏天的大雨让我们经历了罕见的灾难,作为劳动模范的我身处抗洪排涝一线,为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排除隐患。疫情期间,我更是勇当志愿者、捐赠物资,尽一名劳模的义务和担当。为保障农民群众生产,我开展了灾后冬小麦秋播技术和果蔬生产技术讲座几十余期;为保障农民群众丰产丰收,我多方联系客商帮助群众销售蔬菜、水果达7000余万斤,解决了群众的销售难。乡村振兴、产业兴旺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农民,今年我积极配合县农业农村局、县农广校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,累计接待省内外高素质农民达15000余人,把先进的技术和销售经营理念分享给他们,带动他们发展产业,创业致富。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是越来越多,有了这些政策的扶持,相信会有更多的农民返乡创业,为实现农业强、农民富、农村美助力、添彩!